陳錦芳(1936-),生於臺南市歸仁區,臺灣大學外文系畢業,1963年考取法國政府獎學金赴法留學,榮獲巴黎大學現代法國文學碩士及現代美術史博士。1964-1970年在巴黎藝術學院進修,1969年開始倡導「新意象派」(Neo-Iconography)而立足於國際藝壇,作品在美國被編入三百餘本教科書與藝術書籍。 〈幸福的黑夫人〉以「數位版畫」方式呈現,挪用(appropriate)安格爾(Jean-Auguste-Dominique Ingres,1780-1867)〈站著的穆瓦特西耶夫人〉與高更(Eugène Henri Paul Gauguin,1848-1903)〈三位大溪地人〉中的人物,再將之合併成嶄新的圖象。雍容華貴、富麗典雅的穆瓦特西耶夫人進入〈三位大溪地人〉中,取代了中央的男子。是否也像高更一樣,穆瓦特西耶夫人因為走進大溪地這「原始樂園」就變得幸福快樂了?在文明都市裡久居的人們是否身體裡也隱藏著流浪的基因,嚮往那一片蠻荒樸實之地呢!畫家將「文化產物」當作「自然」加以模仿,是後現代影像創作的特徵。 此畫中,作者再現的不是自然之物,而是大師作品中的影像,即「再現之物」;創作手法在於移花接木,而整個歷程可稱之為「再現物之再現」。至於由電腦數位輸出的數位版畫在近年已成為版畫範疇的表現方式之一,它沒有實體的版,仍具複製性,特色在於影像合成。 出處:朱正卿,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