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海岸

謝里法(1938-)畢業於省立臺灣師範學院藝術系(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留學巴黎美術學院,當時是臺灣戰後第一代前往法國留學的學生之一,與廖修平(1936-)、陳錦芳(1936-)合稱「巴黎三劍客」。1968年為躲避巴黎「五月學潮」而移居紐約,巴黎時期加上紐約初期,從事大量版畫創作,作品由法國國家圖書館及美國紐約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典藏,由馬白水(1909-2003)攜帶回臺的作品《構成》,獲得1971年全國美展版畫部首獎。 初至紐約的謝里法,偕廖修平一起進入「普拉特版畫中心」(Pratt Graphics Center)學習攝影製版與絹印的技法,此件創作於1971年的作品《海岸》,即當時所作之照相絹印版畫,與同時期獲普拉特版畫中心第一獎的作品《漂流的年代》,有明顯類似處理的手法。畫面右半邊,以黃色藍色的單色色彩對比,銳角三角形的幾何形交錯組合,表現出極為強烈的視覺張力,這是海岸邊沖刷激起的滔天大浪。海岸的現實景象,則以照相捕捉實際的影像,絹印於左半邊呈現。作品內容雖被化約為單色平塗的極簡抽象形式表現,輔助以作品名稱的提示,仍能意會主題「海岸」的對應。 出處:徐婉禎,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9。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71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