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靜物

吳昊(1932-2019),本名吳世祿,1932年出生於南京,服役於軍旅期間,便展露其對於繪畫的天份與喜愛,多次榮獲獎項。1949年因為戰爭爆發隨軍遷移至臺灣,隨李仲生(1912-1984)習畫數年,1956年與夏陽(1932-)、蕭勤(1935-)、李元佳(1929-1994)等人成立東方畫會,至此展開長期的藝術繪畫生涯。1966年,吳昊加入現代版畫會,進而投入版畫的創作。 吳昊當時認為木刻較能表現東方意識與趣味性,所以選擇以版畫作為1964至1978年的主要創作媒材。吳昊與版畫最早的接觸卻始於更早,當時他仍是以油畫作為主要創作,為了生活需要,會刻印一些小版畫插圖,投稿在當時的《文藝日報》、《新生報》等報章雜誌上,作為生活收入。 《靜物》作品主題為描繪靜物,黃色的梨子置於布面上,水果的造形採不規則甚至有些變形,粉色為底的桌布裝飾著紅色為翅、藍色為軀的蝴蝶,繁複並置於桌布上。整體構圖採色塊劃分,繽紛的布料布滿畫面超過一半,梨放於布上,搭配無數條淺藍線條為底,突顯畫面的鮮豔色彩,同時顯現吳昊重視色彩與圖案化的個人風格。畫作中雖然沒有明確的透視來表現梨平放於桌布上的空間,反將梨平行、錯置於畫面中央,使得觀者產生一種畫面錯視的平衡,同時形塑平面化的視覺效果。 出處:陳昭如,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9。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73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