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九份山上

《九份山上》以勞動中的人們為對象,帶著斗笠肩挑著扁擔,以最原始的人力搬運物品。平實凝斂的取景,由近至遠相同的動作,敦厚靦腆的表情,讓畫面中的人物深具個性,但又適度保有某種對生命的尊嚴和堅持,令人敬重。在因礦產盛及一時的九份,此景今日已不復見,今日見之,凝視已然變遷的容顏,悠遠落寞的情懷,油然而生。 本名鄧騰輝的鄧南光與張才、李鳴雕,並稱「攝影三劍客」,對生命的熱愛讓他按下一連串的快門,以忠誠、寫實的語彙,記錄了早期台灣農業社會的人文形態。他於1954年發起的「自由影展」,受日本「組寫真」的影響,提倡連作的故事攝影(Photo story),與1980年代以後的報導攝影意念相通。早年作品偏向鄉愁抒情到戰後初期的社會寫實,隨著社會環境的轉型與年歲的增長,晚年多拍攝人像與風景圖像,偏好表現形象與美感上的主觀情趣,回歸到自我內在的世界。 出處: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58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