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雞冠花

方洺(1882-1933以後),字子易,別署餐菊廬主人,安徽桐城人。方苞(1668-1749)七世孫,基隆同知方祖蔭(?-1902)之侄;因行八,自稱「龍眠八郎」。能詩,工書善畫,筆墨簡潔。所做竹石花卉,蒼勁有力,甚有金石趣味。曾任北平國立美術學校教授,後游東瀛數載,1932年來臺,曾於臺灣鐵道旅館等地舉辨畫展,與魏清德(1887-1964)、王少濤(1883-1948)來往。 本件紙本水墨設色作品,以雞冠花為題,寫其花序盛開之姿,植株粗壯拔地而起,高聳獨立。雞冠花盛於秋季,抗寒耐霜,又以其「冠」與「官」同音而多層吉祥寓意,清人多有寫之。畫中方氏用筆較為疏放,自言為新春開筆之作,故有試探筆性之意,乘興為之。從款識可知,方洺於1918-1924年在北平,畫於赴日之前;「游文華殿」,文華殿位於紫禁城東側東華門內,此時作為古物陳列所展場,展示前清瀋陽故宮與承德避暑山莊文物。   款識:「秋玉天地閉,百芳變枯草,愛爾得雄名,宛然出陳寶,未甘階墀陋,肯與時節老,赤玉刻縝栗,丹芝謝彫槁,鮮鮮雲葉卷,粲粲鳧翁好,由來名實副,何必禁華早,君看先春華,浮浪難自保。甲子元日開筆寫此以誌吉羊,畫畢偕眷游文華殿,子易洺來京第七年之作」。鈐印:白文「方洺之印」。 出處:巫伊婷,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1。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24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