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素描 Ⅲ

霍剛(1932-)作為臺灣重要的幾何抽象藝術家,1949年隨著國民政府遷移至臺灣,1950年代進入臺北師範學校藝術科,不滿足於傳統學院的學習經歷,隨後拜師李仲生(1912-1984)數年,李仲生作為現代藝術思想的啟發者,鼓勵學生以直覺入畫,強調應從線性素描入手,探尋理性思考之外的潛意識(或稱無意識)感受,霍剛深受其師所主張的理論與自動性技法(Automatism)之啟發。早期創作以水墨、素描為主,強調捕捉畫面意象,作品動態間傳達出無盡的創造力與直觀而畫的藝術精神。 《素描Ⅲ》以單色的線條描繪,勾勒物體的量感,深具一種具象與抽象模糊的造形美感。微妙的筆勢變化中表現出用筆力度的輕重差異,書寫勾勒間透露出畫者創作當下毫無阻礙的心情寫照,手感的流暢與自由無慮,讓線條變得柔軟且得以延展,透過線形表現,畫面中的圖像主體顯得鮮活及生動。觀者得以藉由觀畫經驗與過往記憶產生連結,嘗試捕捉藝術家創作內在的真實情感,擴展藝術感知的空間本質。 出處:陳昭如,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9。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56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