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素描Ⅱ

旅居米蘭的霍剛(1932-)作為臺灣少數的幾何抽象表現的藝術家,在畫壇深具舉足輕重的地位。霍剛的早期繪畫喜愛捕捉作品「意象」,充滿了超現實主義(Surrealism)的神祕色彩。1964年移居米蘭後,作品表現卻逐漸轉向幾何抽象,構圖也趨於簡潔明快。在他充滿符號式的繪畫語言裡,善於使用線與塊面的交織及互動,靈動出作品的理性思緒與柔性詩意。 素描的創作介於書寫與空間探索之間,畫家得以運用筆勢表現,實驗畫面空間與構築創意思考。霍剛於1955至1960年代的素描作品,多以鉛筆或是蠟筆勾勒描繪,筆態輕盈具彈性,作品中卻含有筆勢的輕重緩急、線條的粗細有別。《素描Ⅱ》以單色塗抹的細線遊走於畫面中,表現出一種輕透的質感。線條時而急促曲折,時而圓弧輕劃,動態感中筆觸顯得自由且具延展性。畫家以敏感的直覺創作,將思緒伴隨著筆調及線條同遊畫中,使畫面中充滿靈動、飄渺之氛圍,深具藝術精神的啟發。 出處:陳昭如,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9。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55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