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日照

黃宏德(1956~)台南人,畢業於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前身)。1980~90年代間,主導規劃「南臺灣新風格雙年展」、籌組「南臺灣‧新風格畫會」,對台南地區當代藝術的紮根,以及關注「地域性」的當代美學思考有不可抹滅的影響。學院畢業之初,黃宏德的作品即備受肯定,先後獲得第十屆「雄師美術新人獎」(1985)、台北市立美術館「現代繪畫新展望獎」(1986)等獎項,在台灣80至90年代的現代藝術風潮中,曾是當時屢被討論的美術「新生代」畫家。而其極盡混沌空無的抽象畫面,往往被評論者形容為「不可說」的禪境,或給予歸類於「台灣新文人畫」的範疇。 〈日照〉是由四件原本獨立的冊頁拼合而成,可能是作者在眾多既成的畫稿中挑選,最後合併裱褙成單一作品,十足說明了黃宏德下筆前不重計畫構思,純粹「感覺先行」的創作狀態。作者曾以「發射」一詞形容自己作畫的行為,強調他不是在「繪畫」,而是順勢的釋放創作當下的個人狀態。就此而言,畫面中所散落的線條及墨跡,當可視為作者一連串感覺射出所留下的遺痕。然而,觀者所看到的是充滿手感及豐富表情的點、線、面,以及無垠的空間留白,或許永遠無法捕捉到作者直觀感性的狀態,但仍可體會落筆、行筆間那種自由無羈的舒暢快意。 出處:潘顯仁,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0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91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