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海邊

劉啟祥(1910-1998)生於臺南柳營,身為策動高雄現代美術發展的先驅者, 1923年赴日就讀青山學院,1927年入川端畫學校,隔年考入文化學院洋畫科,接觸二科會成員如石井柏亭(1882-1958)、有島生馬(1882-1874),其《臺南風景》等作曾入選二科會。1932-1935年間劉氏遊學於巴黎,申請入羅浮宮臨摹馬奈(Édouard Manet, 1832-1883)等人的作品,1936年起定居日本,1946年因戰事返回臺南,兩年後遷居高雄,往後陸續推動「高雄美術研究會」(1952)、「南部美術展覽會」(1953)、「啟祥美術研究所」(1956)的成立。 在《海邊》中,岸邊岩石的形象被簡化,代之以清晰的塊狀筆觸,添上大量粉、黃色等明亮色彩後,筆觸彷如躍動的音符,在藍天與岩石上交織出富有音律感的曲譜,在此,透過將物像簡化為塊狀筆觸,構成具音律感、卻不失物象堅實特性的畫面特性,正為劉氏脫胎自塞尚(Paul Cézanne, 1839-1906)的個人風格實踐。 出處:陳嬿晴,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0。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