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關原雲海

呂基正(1914-1990)出生於臺北迪化街,一生於廈門、臺北、神戶輾轉奔波。1931年求學於日本神戶的神港洋畫研究所,受其師今井朝路(1896-1951)啟蒙甚深。1935年進一步於東京的獨立美術研究所與クロッキー研究所學習,後來成為臺陽美術協會的成員與「行動洋畫集團」(Mouve Artist’s Society)的發起人之一。戰後也致力於創作與藝術推廣,1948年創辦「青雲美術會」,並於每年舉辦「青雲美展」,相較於主導臺灣美術界的「臺陽展」,此團體更期望以美術作品教育民眾,達到藝壇交流與研究並重之目的。 〈關原雲海〉為1975年創作於合歡山的油彩作品,此作以俯瞰之視角,將三段山脈的雄偉與起伏盡收眼底,在中國傳統繪畫的「三遠法」中屬於「深遠」,為三者中最難達到的境界,而呂基正以開闊明朗的全景視角將群山表現地層遞有序。位於最前方那片翠綠山壁,畫家以筆直而下,類似於皴法之筆觸構成銳利的岩石肌理,而後面兩片山壁則趨向以平塗的方式表現,色調的轉換、筆觸的多樣性皆構成畫面的深度與豐富的質地,使簡潔的構圖不至於使畫面過於平面,反而營造更為深遠、隆重的氣勢。呂基正的其中一位恩師伊藤廉(1898-1983)即稱讚他:「把握山岳的『古格』與本質,並藉著畫筆更賦予東方人特有的精神與內涵」。 出處:黃歆,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0。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75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