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和鳴

朱慕蘭(1938-),名漸,廣東南海人,畢業於崇基學院中國語文學系,從嶺南畫派第二代名宿趙少昂習畫。於一九六四年與同門歐豪年結為夫婦,除個展外,亦多次與夫婿聯展,伉儷情深,傳為藝壇佳話。 嶺南畫派主張師法自然,兼容中外,融合中國畫、日本畫以及西洋畫的技法,創造出色彩鮮艷明亮,水分飽滿,暈染勻淨的新鮮風格。技法上棄用勾勒法,採用「沒骨法」,以水墨渲染達到西洋畫的光影效果。 此作畫一對穠纖合度的白鴿親密地雙棲於水份飽滿、暈染勻淨的樹幹之上,或啄羽或俯視前方的木棉花。雖是簡單幾筆,卻在晶亮眼神與鳥喙上格外用力,姿態橫生自然,於小寫意中生動地呈現典型的嶺南畫派特色。 畫面右上落款:「朱漸」。鈐印:白文「慕蘭」。 詩堂上有陳子和題款:「嶺南三月暮,雙影半天霞。戊申中秋陳子和題。」左鈐二印,白文:「復齋」,朱文小篆:「子和近況」。陳中和(1910-1984),廣東順德人,擅書法各體,兼習繪畫,與朱慕蘭既是文友亦為同鄉長輩。 出處:游惠遠,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1。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68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