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梅花

陶壽伯(1902-1995),字知奮,號萬石老人、疇中老人、萬石層士,江蘇無錫人。專長篆刻、書法、山水、花卉、尤擅長畫梅。從唐伯謙學習拓碑、裱帖及硯銘;後師事著名篆刻家趙叔儒,兼習書畫。曾先後在北美、日本、新加坡、香港、南洋等地舉行個人書畫篆刻展。在臺灣有書畫篆刻三絕之譽和「梅王」之稱。書畫結集有《陶壽伯書畫集》出版。 此作為水墨直幅之梅花圖,陶壽伯很愛梅花,畫了幾十年都還在畫,畫到爐火純精,畫到不費吹灰之力將梅花精髓畫出來。75歲畫出來的梅花,畫的不是梅花而是壽伯精神,他喜歡畫單枝幹的折枝梅花,鮮少畫出整棵梅花,單畫一崎嶇的枝幹,用乾澀墨來表現此株梅為老梅,花瓣皆用淡墨快速勾勒,濃墨展現花絲和花蕊。此幅的重點在枝幹的著墨,細看枝幹裡的筆畫帶著老辣的筆勁,是以既肯定又執著的自我意識下筆揮寫而成的。梅花枝幹由左側三分之一下方橫然而出,往右上L型向上生長,上下方各有末端枝枒來平衡畫面。畫中左方款識:「老梅愈老愈精神,水店山樓若有人,清到十分寒滿把,始知明月是前身。」落款:「丙辰九月,七十五叟,江南陶壽伯,之芬寫。」下鈐:雙印白文「陶壽伯」,朱文「萬石山人」。右下方壓角章:白文「萬石樓」。 出處:翁瑄孺,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1。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76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