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隸楷行草四條屏

釋文: 1. 東南一境清心目, 有此千峰插翠微。人在下方衝月上,鶴從高處破煙飛。巖深水落寒侵骨, 花開門靜色照衣。欲識蓬萊今便是, 更於何處學忘機。日日祥雲瑞氣連,儂家應作大神仙。筆頭洒起風雷力。劒下驅馳造化權。更與戎夷添禮樂,永教胡虜絕烽烟。列仙功業只如此,直上三清第一天。 2. 林與亭陰合,山當竹外崇。稧游賢者事,述作古人同,流覽情無極,清言興未終,春懷于以暢,臨水又臨風。春事年年在,春亭一老夫。遊觀隨所遇,敘錄以為娛。山氣暮將合,蘭陰靜若無。竹林賢可作,盛會豈今殊。 3. 奇峯絕壁,大水懸流,怪石蒼松,幽人羽客,大抵以墨汁淋漓,煙嵐滿紙,曠如無天,密如無地為上。百叢媚萼,一幹枯枝,墨則雨潤,彩則露鮮,飛鳴栖息,動靜如生,悅性弄情,工而入逸,斯為妙品。 4.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後簷,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巔。 戶(原書‘應’)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閑。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 款題/印記: 1.鈺旂。鈐印二:林榮森印(白文)、鈺旂(朱文)。 2.集禊帖成詩二首,林鈺旂。鈐印二:林榮森印(白文)、鈺旂(朱文)。 3.甲戌夏月,錄徐渭與兩畫史于甄宜軒,林鈺旂。鈐印二:林榮森印(白文)、鈺旂(朱文)。 4.陶淵明詩,林鈺旂。鈐印二:林榮森印(白文)、鈺旂(朱文)。 出處: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6。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94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