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棹歌暫歇

《棹歌暫歇》以雲煙繚繞西湖畔為拍攝對象,前景以聚集湖中的數隻木舟為主景,四週白霧一片將遠處染得朦朧,只能隱約看見水面上的亭頂和樹叢。此作運用「破框」的構圖方式,使畫面空間有向外延伸的感覺。透過氣氛的掌握和構圖的經營,產生幽靜閒逸、人煙淡渺的空間氛圍,深具詩畫意境,是寫實之外兼營寫意的作品。以攝影作為媒材,創作繪畫般唯美畫面的方式,稱為「畫意攝影」(pictorial photography),受印象派繪畫影響,將攝影視為藝術表現的一種,運用取景與暗房技術營造如繪畫般的畫面美感,在西方盛行於19世紀末最後十年到第1次大戰左右。台灣則由郎靜山先生率先加以提倡,在50、60年代追隨者眾,而此種攝影創作方式也不斷的持續。 出處: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94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