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風景

梁鼎銘(1898-1959)所處年代歷經對日抗戰、中國內戰與國民政府遷臺、兩岸對峙時期,政治環境的特殊性對他的藝術生涯有著重大影響,自1925年加入革命行列後,梁氏即以政治宣傳畫、戰史畫聞名,在遷臺後其亦曾擔任政工幹校美術系系主任一職,影響「戰鬥文藝」時期的美術風格走向甚深。 梁鼎銘繪畫技巧高超,兼擅國畫、水彩、油彩、雕塑等不同領域,題材橫跨歷史畫、政治宣傳、風景寫生、與通俗繪畫等,並以繪製馬匹與戰史馳名,曾飼馬,甚至殺馬以追求對馬的精準掌握,日常生活中的觀察寫生亦為其精熟、全能畫技的重要養分。《風景》即為藝術家的寫生作品,畫面以綠、藍、白三色為主,利用色料與水分的多寡差異渲染出色彩極具層次變化的鄉野景觀,而在田野、房屋、遠山與雲彩的排列中皆可見明顯的橫向線條暗示,且均貫穿畫幅不見完整的輪廓描繪,使得整體景觀更顯廣袤、寧靜。梁鼎銘畫遍戰爭下的生命百景,而在《風景》不見烽火之殘酷,也不見人民的苦痛掙扎或士兵的激烈昂揚,梁氏以水彩的輕透筆觸營造出本作安寧的田野風光,可說是憂國憂民的藝術家餽贈給動亂時代的淺淺祝福。 出處:林恩如,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0。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