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鏡之門

長期致力於推動「現代版畫」的「版畫師傅」廖修平,1936年出生於台北,師範大學美術系畢業後,轉赴日本東京及法國巴黎繼續深造。即便多年來都在國外發展,廖修平在創作中仍堅持從台灣民間視覺的語彙中,尋找自身的繪畫語言。「我就在台北萬華長大,龍山寺裡的活動和廟的造形,是我童年裡最深刻的記憶,那些才是我真正能夠感覺美的東西。」正如他所言,其創作經常以臺灣土地與民俗宗教做為主軸,透過台灣廟宇中的顏色配置,刻畫出與自己的生活、記憶息息相關的事物。作於1967年的《鏡之門》雖然是件油畫作品,但無論是造型結構、或是色彩處理,都呈現出與其版畫創作異曲同工之風貌。畫面中的橢圓形結構,在表現青銅鏡的造型的同時亦代表了建築裡的月門;門後的那深邃、不知通往何方空間,更藉由極簡的灰、黑、白等色彩鋪陳,使畫面籠罩在一股安靜、內斂而神秘的氛圍之中。出處: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68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