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撤網

《撒網》傳統捕魚的方式有許多種,手網捕魚有單人獨立作業、也有雙人配合作業,如作品中即以雙人配合、以船隻為交通工具,進入湖中捕捉更大、更多的魚,當然最終目的在養活更多的人。在作品中,作者捕捉到漁夫捕魚、雙人合作時的畫面,作者以原有的水紋與魚網剛下水時所激起的水紋兩種肌理,相互配合、相互組合,將主題襯托出來。作品畫面則以斜向及圓形的結構,經營空間的深遠與動向,兩個人一靜一動的配置,更打破水中不平衡的情況,也使畫面活潑起來。魚網是捕魚的主要工具,因此當使用完之後必需吊起或敞平曬乾以保持魚網的壽命,有如作品中景象。此幅作品的作者以曬網來引出漁夫辛若,也表達了河岸、河中的故事,如捕魚、撒網、曬網等。 出處:黃鈺琴,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1997。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