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鳥人

張義(1936-),廣州人。出生於從事陶瓷業的家庭,從小養成手作的興趣,1954年自港赴臺灣師大藝術系就讀,畢業後回香港發展。1963年與多位香港藝術家創立「中元畫會」,是最早將西方藝術思潮引入香港藝壇的雕塑家。 本作品為銅質翻鑄作品。本體為一具有雙翼的人物型態。若細看,可見人物軀體有穿透的四孔,彷若龜殼,雙手呈蝴蝶翅膀狀,向兩旁擴展,雙腿結實的站立大地,且具女性性徵。雖無明顯五官,但整體線條渾圓流暢,整體呈現輕盈感受。 作者的作品,造形上一直以來多嘗試結合中國傳統符號和文化,並介於具象和抽象之間。在傳統看法上,「龜」是吉祥物,龜殼上的紋路變化,不但帶有宗教寓意,也曾用來占卜。而「鳥」也是吉祥物,如中國古代殷商時期便曾有「天命玄鳥,降而生商」的傳說,流傳到漢朝,更逐漸生出「鳥人」等神仙意象,能引人至極樂。不論「龜」或「鳥」,都深刻表達中國文化對宇宙的看法及對人生的祈求,是重要的文化符號與象徵。故本作品從意涵上看,或許便是結合二者,而有了更深的文化想像。 整體而言,本作品帶有神秘靜謐的氣質,彷彿進入超現實主義者的夢,而其女性性徵,又似表達強烈的生命慾望,透過作者成熟洗鍊的雕塑技術,呈現在觀者面前。 出處:陳明輝,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0。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90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