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菊罈圖

馬紹文(1894-1968),字瀞廬,號懷一齋主,湖北宜昌人。少從名儒楊守敬(1839-1915)遊,民國初年曾任湖北省彿歸縣知事。詩文書畫皆通,與于右任(1879-1964)、江右張鏡微(1889-1965)等共倡詩學。馬氏書法初宗漢魏,繼師晉唐,擅畫四君子,將書法筆法趣味入畫。所寫松竹勁挺蒼古,得力於書法。抗戰前創辦武昌藝術專科學校,以培育人才,寓臺北後從事書畫,與王展如(1894-?)、林玉山(1907-2004)、鄭月波(1907-1991)等共籌「八朋畫會」,1962年亦加入「八儔書會」。 本幅紙本水墨作品,寫菊花數株與一罈好酒,筆力雄強,頗有金石趣味。馬氏作品 中存數幅類似本件構圖之菊酒蟹圖,言其家鄉有此風味,偶筆神往之;而秋菊與飲酒之聯想則來自陶淵明(365-427),淵明善飲,其澹泊名利之處世態度,亦可堪比作者寄情書畫之心志。上款人「半僧道兄」,指呂佛庭(1911-2005),字福亭,號半僧,河南人。呂氏於1957年曾任教育部美育委員會專任駐會委員,兼國立藝術館(今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美術組主任,與北部藝友有所往來,呂佛庭辭任返臺中師範(今臺中教育大學)任教後,仍常北上活動。呂佛庭每次到臺北,必過馬公館促膝長談,以為知交。款中言「北來」,或指邀呂氏北上相聚,則此畫應作於1957-1968年之間。 款識:「黃花開正盛,報與故人知,有酒堪謀醉,北來莫過遲。半僧道兄雅正,弟馬紹文並題」。鈐印:白文「馬紹文印」。 出處:巫伊婷,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1。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