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蘭竹四屏

王蘭生(1891-1971),彰化人,生於清代光緒年間,清領與日治時期臺灣書畫家,字少維,又名麗水。自幼喜愛書畫,經常臨摹揚州八怪名家鄭板橋(鄭燮,1693-1765)之蘭竹石、唐代顏真卿(709-785)之書法,為彰化早期書畫家前輩黃元璧(1846-1920)的得意門生,黃氏亦擅蘭竹石畫。又入私塾小逸堂受教於黃倬其(生卒年不詳),與早期臺灣文學家賴和(1894-1943)為同窗。戰後曾任彰化高級中學書法教師,其書畫作品曾多次獲獎,彰化最大古宅益源大厝(馬興陳宅)裝飾中亦留有他的手筆。 由右至左,第一幅竹石相伴,第二幅竹影橫斜,第三幅畫崖邊野蘭,第四幅為野生叢竹。王蘭生所畫蘭竹清瘦纖細,每幅皆用寫意點染,水墨淋漓,濃淡相暈,層次豐富,較鄭板橋與黃元璧更為狂野放逸。每幅皆有款題,書風與板橋相近,結體方扁,筆劃粗細變化劇烈,更顯蒼勁。此作書法多用焦墨澀筆,與水氣潤澤的繪畫互成對比又相互彰顯。 (右一)作者款識:「有竹能醫俗,此君何可無,渭川千畝秀,聊寫兩三株。少維蘭生。」下鈐:白文「楚香書畫」 、朱文「蘭生之印」。 (右二)作者款識:「生平樂喜趨時好,還向山中種此花。磺溪少維王蘭生作。」下鈐:白文「楚香書畫」、朱文「蘭生之印」。 (右三)作者款識:「小院茆堂近郭河,科□竟日擁山尊,夜來葉上蕭蕭雨,窗外新栽竹數根。時辛未仲龝望月前一夜,作於磺溪南垣,少維王蘭生。」下鈐:白文「楚香書畫」 、朱文「蘭生之印」。 (右四)作者款識:「一節復一節,千枝攢萬葉,我自樂開花,免撩蜂與蝶。辛未仲龝之月,少維王蘭生。」下鈐:白文「楚香書畫」、朱文「蘭生之印」。 出處:李如珊,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1。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31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