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古屋

此畫以極低平視的視角描寫由三座房屋所組成的庭院內外景致。占據畫面左方的是最靠近觀者的一棟房子,其屋頂兩端的馬背呈現出前低後高的姿態,顯示出席德進在繪製這件作品時,是以低於房子水平中線的視野來進行觀察。從畫面左下角房子牆壁與地面的交接處,往右上接續著圍牆的底部,繼而隱沒在最右方的房屋底下,幾筆先橫後直的黑線筆觸之中,拉出這排古屋站立的所在位置,再由三棟房子屋脊上馬背的延伸,交織出此畫之中地平線的消逝點。此作以毛筆成畫,且多數是以軟毛筆沾取濃墨,呈現出由飽含著濃色墨汁的筆觸到轉變為乾筆的渴墨線條。在這件作品裡,或許不見席氏的多數古宅素描作品中,經常著重在屋頂造型的描繪,然而,在這裡,仍保有從左到右的山牆處理。從看到多處的牆壁留白,進而對支撐主結構的描繪,再至最右方的建築,其牆面以數道橫線描繪,展現建築的木板材質。於此三座古宅所圍起的圍牆空間內,席氏還細心觀察描繪了架設在庭院間的曬衣架、高高聳立於屋頂上的電線桿、牆角處看似堆積著的雜物,在在都加強了更貼近日常生活的瞬間捕捉。 出處:蘇珉萱,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