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牛》為西班牙鬥牛的速寫,呈現六種席氏觀看鬥牛過程所記錄下的動作。席德進在〈我願流浪在西班牙〉一文中描述他在馬德里鬥牛場的觀賞經驗:先由副鬥牛士激發牛的野性,繼之,刺牛者戴帽、持長矛進場,騎乘穿帶胄甲的馬匹,對牛隻的肉峰刺擊,助手再用紅布使之來回衝刺、疲累,最後,由主鬥牛士周旋、斃命。此作的描繪正是行文的一段紀錄。由另一鬥牛場速寫作品的註記,推測此作與其為近似時間(1964年8月16日)的系列作品。 畫面中描繪的牛隻相互重疊,可見得鬥牛表演過程的場景轉換、時間流逝,以及席德進觀看當下,快速的作畫經過。寥寥幾筆線條,雖僅簡略呈現牛與人的身形,下筆卻有力且自信,公牛與鬥牛士皆以側面的身形呈現,精準記錄兩者對峙的張力。席德進在行旅中圖文並茂地記錄著各國見聞,在西班牙則親炙了鬥牛場的刺激,「鬥牛支配了整個西班牙人的生活和感情」,文末註下心得:「究竟這個賭是人設的賭場,而不是牛…沒有覺得它是不公平和殘忍的。」 出處:阮湘芸,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