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人像

席德進的素描,在其藝術創作成就中,具有相當代表性與重要位置。他強調「線條的鍛鍊」,在藝專時期就對線條下很大的功夫,受到老師林風眠(1900-1991)影響很深,在旅歐期間,對線條作深入地研究、鍛鍊,他認為,素描應該呈現畫家的思想、性格與感情,並賦予素描重要的位置。 席氏認為,現代畫家的素描已是完整的作品,素描應該是畫家最直接、最單純與本能的表現。他直觀地表現人的情感,他認為,由直線和弧線所構成的美,是最純粹的美感,呈現出最精練的線條與筆觸。他強調素描中的色彩層次,將黑白的素描視為色感的層次,色感來自於個人的情感和思想,他藉由色彩的明度變化、光線明暗,塑造了人物的個性與氣質;藉由筆觸的深淺與輕重,使畫面有韻律感;簡潔有力的線條,簡化臉部的細節,落筆成痕、不假修飾的線條,使畫面具有線條的力道與生命力。頭髮與耳朵的線條流動,筆觸的重疊與協調整合,捕捉到模特兒憂鬱的氣質。 席氏認為:「誠懇、忠實、愛,才能產生好畫。」在他一系列的人物素描中,對男性的描繪占了大多數,帶有某種憂鬱的氣質,素描隱含著對同性的愛慕與情感。他對男性細膩地觀察與記錄,體現個人情感的真實反射,以及與模特兒之間的曖昧情愫。 出處:彭康家,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