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人體

席德進將繁複的人體結構簡化,省略細節,呈現重點的部位與線條。他將人體置於畫面中央,省去頭部與小腿、腳的部位,並在人物背景上加上陰影,在單色素描的運用上,更具立體感,凸顯出人物的主角。 如果對外形的掌握,只有描繪一條線,容易帶來無趣、呆板的感受,但是席氏運用反覆的線條描繪外形輪廓,呈現出運動感與活潑感,增加人體的立體感,接近空間上的感受,也可帶來情緒的感染力。他增加背景的影子,讓人體凸顯出來,使人體產生立體感。影子的線條,他以垂直的直線為主,在畫面上產生理性、穩定的效果。席氏以簡潔有力的線條,表現出呈倒三角形的人物上半身,並以簡單幾筆線條,勾勒出胸部的肌肉。他以紮實、精簡的線條表現出結實的人體,腋下以雙勾的線條,表現胸腔的立體感以及胸部的厚度。 席氏在藝專時即開始對素描下的功夫,受到林風眠(1900-1991)的影響深遠。他認為,有風格的素描即是傳達畫家的思想與性格。席氏以嶄新的眼光看待素描,它是訓練畫家的觀察能力,鍛鍊手眼的協調能力,藉由素描的訓練,產生豐富情感與有個性的色彩。他藉由線條的靈活表現,展現出人物的量感、體感與質感,開創其藝術創作的風格。 出處:彭康家,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