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人像

根據論者鄭惠美(1956-)的看法:「席德進認為偉大的肖像畫家,隨時在創造、更新,不斷尋找一個新的構圖,發現新的姿勢,新的表現方法,新的色彩。」在席德進頭像素描中,往往能從中發覺其線條與陰影技巧的轉變。此幅頭像,炭筆線條粗細一致,臉龐以極淡的炭粉上色,再藉由擦拭顯現受光區域,然而,面部陰影變化不顯著,可能席氏還在揣摩的階段。 該《人像》作品是件炭筆素描頭像,男子面朝畫幅右側,頭頂和後腦超出畫框,髮型為側分長髮,髮絲線條用筆力道明顯且清晰可見,並以炭筆淡淡的擦染上色,呈現頭頂的體積感。在五官方面,以炭筆細線勾勒輪廓,眉頭、鼻樑、人中及嘴唇線條的相連,構成面容的立體感。面部陰影部份,男子左臉頰藉由炭粉摩擦的三角形面積,表現臉頰的凹陷,而下巴和右臉頰,則是加粗和重複線條,以及緊鄰輪廓線塗抹淡淡的炭粉來營造陰影。面龐骨骼及肌肉受光線照射的部分出現平整邊緣的留白,最明顯在兩頰和太陽穴至顴骨處,顯見席氏先運用指腹塗滿同色調的炭粉,再擦拭出受光照射的軌跡。 儘管席德進在全幅不斷使用抹勻炭粉的技巧,營造由陰影塑造的量感,但限於顏色層次對比不明顯,且突兀的留白痕跡,使得人物表情略顯生硬。 出處:潘佳瑩,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