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船/人物

港邊船塢停泊中的日常光景,是描寫海島型地方風景的重要題材。席德進時常往北海岸的港灣裡探求具在地性的景觀,因此,在面對與海湖相關的題材時,船塢、漁人和港灣的日常活動就成為取材的對象。在這兩件作品中,席氏皆採用非完整性的景觀表現船泊期間,漁人閒愉時光的狀態,此等近乎對焦似的鏡頭觀看,在忽遠忽近中,漸次取得觀看的視角,從而可以在觀察漁人日常的當下,細膩觀察漁村的在地風景。兩位坐在漁船上的漁夫,正圍坐在漁網旁,專注而細密的補綴著魚網,時間在此就像凝滯不前的時鐘,就此停格。坐在船緣的漁夫,抬腿跨坐在高處,自在地與一旁蹲踞或是站立的夥伴們閒話家常,席德進以墨筆記述著漁村中再尋常不過的風景,為得是要將屬於鄉土的真實自然表現出來。 再者,席德進採取筆墨的虛實表現船體的造型,簡筆描繪船體的形態,線條的鮮明勾勒具已表現出泊船的尋常光景。在〈台灣記遊〉的記述中,席德進直說:「我崇拜自然(包括人為的自然—船、屋)。我渴慕鄉土的氣息。我生長在農家,我永遠屬於她。」此般對於自然的嚮往與歸屬,使得席德進在表現台灣的自然的同時,也對現代藝術的追求,提出了一個新的思路。 出處:陳美靜,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