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人像

席德進善於創作人像,尤其是各形各色的青年男子,為後世留下觀察過去歷史文化的另一種途徑。依照人像的形式,如頭像、半身像至全身像等,我們能觀察到的面向有所不同。頭像記錄了人物的五官、面部結構與髮型,全身像則額外承載了體態、姿勢與服裝等訊息,可說是各有特色。 此幅青年男性素描以炭筆創作。男子頂著時髦的鯔魚頭(Mullet)髮型,瀏海短,頭頂厚而高聳,兩側長髮垂至頸部並蓋過雙耳。髮絲與臉部五官使用濃黑的線條描繪,臉部則是以較細的而淡的筆觸描繪,若與其它素描人像比較,將發現這名男子的肌膚是介於白皙與黝黑的中間膚色。鯔魚頭、鮑伯頭等蓋過雙耳的男士髮型,皆為1970年代流行的髮式,由多位英國搖滾音樂人引領潮流。1960年代美援文化襲捲台灣,歐美流行風尚逐漸影響年輕族群的穿著打扮,成為街頭的風景之一。 出處:陳乃慈,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75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