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街景

席德進的繪畫風格在風景素描上尤其明顯,大致上可以分為三期。首先早期(1952年辭去教職前往台北之前的嘉義時期),主要以碳筆素描為主,例如:《在家門前》;中期(1963-1966年旅歐)以歐洲建築物為主,高聳的大樓、節節升高的樓梯以及鐵製的大橋等,都是其關懷主軸,如1965年的《巴黎拉丁區》,而中期末段出現一個過渡,席德進返台後開始將焦點放在台灣南北鄉野,開始以古厝、古民藝為主題,例如:《市集》,此時期主要以簽字筆作畫。晚期則開始出現傳統筆墨,題材以民間為主,線條有了變化,如:1969年的《門》。此作《街景》推測為其晚期作品。 《街景》一作構圖依舊能看出透視比例,雖簡單描繪但仍能清楚辨識出市集樣貌。線條粗細不一,墨色深淺錯綜,提升了畫面構圖以外的情感強度,且快速的線條形成對當下即刻「日常」生活感的捕捉,凸顯出席德進關懷斯土斯民、重視鄉土人民的情懷。 出處:許云榳,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