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風景

1962至1966年間是席德進旅遊歐美的時期,在此階段他創作了大量歐洲風景題材的速寫,包括中古時期的古堡、高樓、尖塔或是古意盎然的古橋。比起出國前的作品,席氏已從早期優美、寧靜的鄉村野趣,轉為表現高聳、崇偉、熱鬧的西方城市意象。 在此件作品中,席氏以粗細有致、筆力不一的線條,描繪建築與紀念雕像,展現了東方書法之美與插圖式的趣味。構圖不同於以往採用正面建築的形式,而是以街道上的一角為視角,以街燈為近景,並往下持續延伸直至路的盡頭。紀念雕像以簡潔有力的白描手法勾勒出人物與馬的生動姿態,上方的電線作為視線的引導,將觀者視線聚焦在紀念雕像上。電線除了伴有引領視線的作用,其與街燈右下方的紅綠燈與紀念碑和建築的風景形成了對比,可以看出席氏是以非常樸實的方式描繪出風景的原貌,而非加以修飾與美化。 出處:黃歆,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約1965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