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人物/人物

《人物》,畫面分別為坐在室內、藏身在書桌後方的男子,和三位呈現蹲坐姿勢的男性。前者以數個塊面描繪家具物件,營造室內景觀;後者則是聚焦描繪人物,省略空間細節,應是在同一地區觀察繪成。此組作品以毛筆繪製,席德進掌握毛筆的特性,使線條圍繞著人體輪廓的弧度,呈現粗細變化。以蹲坐的男子為例,其所配戴的帽子,肩部線條和雙膝、胯部等皆呈現弧形線條,席德進以筆墨粗細的變化,一氣呵成,展現不同於炭筆和簽字筆的韻味。 席德進受中國畫家林風眠(1900-1991)影響極大,著重於線條的描寫。他喜愛運用直線與弧線,曾撰文表示:「用線不是畫一個東西的形而已,而是表現那東西的體積、質感與量感,所以現最難用,畫人時,應該先去察覺人體面積的起伏、波動、空間、距離,使你的手指像一個旅行者、探險家,去發現每天你所見到的人,是你從不知道的如此神奇、美妙、新鮮!」此外他也注重素描的色感。1969年前後,積極探索水墨畫的描繪,出現較成熟地運用毛筆創作之人物、風景素描畫。此種媒材的運用,使線條增加了粗細變化,席德進的素描作品產生了更豐富的語彙。 出處:陳乃慈,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