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自然」可說是席德進藝術生涯中的一項核心,一首寫於1950年的現代詩〈題山水畫〉便透露著席氏視山水為心靈的寄託與塵世間的淨土。從席氏的創作中亦可發現「寫生」幾乎占據了他藝術生活的全部。 樹木是席氏畫中經常出現的對象之一。此作中將樹置於前景畫面中央,依稀可見後方以水平、長短不一的線條,表現微微泛起漣漪的水面,而那些垂直向上到至高點又驟然彎曲墜落的飄逸曲線,精準地詮釋細長如絲的枝幹,後方可見以簡易形狀表現一對悠游的禽鳥。整體呈現出大自然虛渺蒼茫的美感。 席氏的許多素描作品呈現出速寫式的輕快調子,景物在藝術家的詮釋下全都幻化為簡單的形體輪廓。在寫生的過程中,席氏追求的並非絕對的寫實,而是心靈與自然合一的和諧狀態,如詩人羅青(1948-)所言:「…在似與不似之間,以達神形俱足之境。」 出處:黃皓妍,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