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人物

線條在席德進的素描中,具有賦予人物生命的功能:「用線不是畫一個東西的形而矣,而是表現那東西的體積、質感與量感,所以線最難用。」尤其在此使用筆觸纖細且修飾不易的簽字筆,在處理衣紋的皺褶上,自然的線條安排,合宜地展露衣料材質的特性。 該《人物》畫幅為直立長方形,男子坐於畫面中線偏右,身軀正面微傾右側,並以其左手手肘作為上半身的支撐點,由於身軀重心的偏移,使伸展的雙腳,穩定了全身不平衡的作用力。此外其張開的雙腳,也與雙手拿著長條形物件而聚集於腹前的肢體安排,形成雙臂閉鎖,雙腳開放的開合對比。與圍成三角形的雙臂與呈三角形的雙腳,構成彼此平行的空間感,加深修長人物的體積。在線條的運用上,頭髮髮絲以隨性的弧線,表現其蓬鬆帶捲的髮型。人物右側的臉頰、頸部、肩膀和手臂外側,採多線合一的粗黑線條,而位於右肩及兩大腿外側的線條交會區塊,交雜不同方向的筆觸,表現出陰影強化其立體感。再者,使用弧線迅速描寫其衣紋褶線,與周遭粗黑重複疊加的輪廓線,產生極大反差,並加強其衣服的柔軟與輕盈。席德進在此著眼以大面積陰影呈現立體感,利用姿勢擺放的平衡,塑造出異同交錯的律動感。 出處:潘佳瑩,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