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演唱者

1950年代,美軍因韓戰協防台海而進駐台灣,使得台灣開始引入大量的美式文化。美式文化中爵士樂、餐廳演奏等表演,也成為當時台灣餐廳文化的一部分,到了1970年代民歌運動的興起,自彈自唱的演出形式更成為當時許多餐廳、咖啡廳經營的項目之一。此作則表現席德進對於演唱者自彈自唱的描寫,及對於表演者姿態與神韻的捕捉。 畫面中主人翁正坐於麥克風架前,專注的自彈自唱。其髮型與裝扮,讓人聯想到當時風靡世界的英國搖滾樂團披頭四(The beatles)。席德進運用簽字筆製造不同的層疊筆觸,詳細描寫人物在姿態、服飾甚至吉他與麥克風的各項細節,並呈現吉他的立體感與陰影。此作帶有速寫筆法,亦像一幅完整的插圖。席德進在速寫技巧的熟練與精準,使其隨時將感興趣的題材,轉為筆下的側寫,成為其創作的記錄與資料庫。 出處:陳厚合,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