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席德進以「牛」為題材的作品,自早期的水墨畫《牛車》(1957)、水彩畫《風景》(1957)、歐美遊歷歸台後出版的作品集《席德進素描集》(1966)中以炭條描繪公牛《OX》等皆可見此題材或元素。他在汲取歐美藝術養分與反省之餘,返台後更強調民間藝術與建築研究,並重返對水墨和書法的探索。在其1970年代的水墨作品中,大量出現樹、牛、古屋等造型元素組合而成的構圖,「牛」彷彿成為席氏關注鄉土的代表性動物。 席氏素描創作品中以簽字筆居多,此作一反其慣常採用的簽字筆速寫牛隻,畫面中的牛,以毛筆白描法創作,簡練地繪出黑色粗而直、硬挺中帶渾圓的線條,呈現堅定而穩重、向後回眸的牛隻側身像。該畫作運筆流暢且篤定,有著書法的筆意。綜觀席氏晚年的風景水墨畫中的牛,除了以沒骨法畫牛,亦可見以墨線勾勒牛的形體後再填墨或填彩的技法。在其晚年,更關注以牛為師的中國畫家李可染(1907-1989)的作品,反映著席氏長年喜於捕捉牛的樣貌。 出處:陳千智,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