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人像

線條在席德進的創作中,擔任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在肖像畫的表現上更是如此。此作畫面中所呈現出來的人物,線條的初擬已使得被繪者的臉部形象傳達出安詳靜謐卻又不失堅毅的氣息,炭粉的來回鋪陳,以及由此展開的肌理變化,足使觀者定睛於此一人物情態的閱讀之上。席德進運用素描快速成像的技法與炭筆媒材的特性,具體再現出以線條為主,以炭粉表現肉體肌理為輔的人像素描作品。並且,在畫面簡約構圖——臉部線條與肌理表現——的經營之下,創造出足以轉化並貼附情感的人物畫。 法國當代哲學家尚・呂克・南希(Jean-Luc Nancy, 1940)在其《肖像畫的凝視》中即已揭示:「人們經常重複說一切肖像畫都是自畫像,以及ogni pittore dipinge sé(每個畫家都畫自己)。」甚且,對於席德進和觀畫的我們而言,每一幀描摹情感的面容,都像是一張需要被閱讀的「臉」,值得讓觀看者細細琢磨、品讀,終至產生情感的連結與移轉。而席氏的人物畫就是在這樣的框架中,重新被賦予新的內涵與作品的生命。 出處:陳美靜,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