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此作以正立面的角度,描繪傳統建築中的門洞及其左右兩側房屋。此建築的門牆屋頂與席氏另一件《屋》(登錄號:08201638)的造型極為相似,兩者皆可能同樣位處於台南安平,此畫建築門上方置有八卦,亦可能為安平傳統建築常見的八卦劍獅。 畫中房屋左前方的空地上,席氏以較細的筆觸,畫出竿子立起的曬衣處,竹竿上披著幾件晾曬的衣物。畫中建築物的濃重粗黑線條不僅相當引人注意,同時也表現出了建築物的量感,顯示出與前方架上的晾曬衣物全然不同的質感。從此畫裡,可以看出席氏以毛筆畫出的粗黑線條,簡潔精確地表現出屋型結構,以及窗戶、門洞內、外空間,四道短橫線則交代出門前階梯。濃黑但較細的筆觸,框出屋瓦的厚度;門前左右各兩道的直長橫線,則區分出房子牆壁和地面的界線,最後再以兩條墨色和筆觸更輕的豎直線,區隔出中心門牆與左右護龍的壁面。門庭前的幾件晾曬衣物,就像是這幅畫裡的柔軟劑,在一道屏山似的建築物前,給予了畫面幾道輕鬆的筆觸,同時也替畫面注入常民生活的閒散氛圍。 出處:蘇珉萱,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