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蹲在長凳上的老人

席德進的繪畫來自自然、來自真實、來自生活,他以寫生鍛造藝事,致力建構現代的民族文化精神與審美意境。除了現場創作外,以大量的素描、速寫與攝影,於有限的時間內捕捉與記錄觸動他的人事景物。無論他進行素描時選用的工具媒材為何,融貫其間的是講究造形、比例、透視等基本要素的精準捕捉,透露眼到、心到、手到的合作無間,表現出強烈的個人語彙風格。 這件作品以毛筆速寫一位蹲在長凳上的男性長者,國美館典藏中作於1969年的同名油畫作品一幅,推測是以這名長者為藍本,進行姿態類似,但正式而構圖完整的創作。不同處在於,這件速寫老人的蹲踞姿態雙腳開幅較小,視線略朝前方較低處,右手持物,左手擱於腳掌之間,整體呈現較為內斂的形態。相同的是,以穩定中帶有變化的三角形造形構圖,捕捉人物安定、質樸、堅毅的生命力;速寫中短促有勁的黑色線條,迅速刻畫了老者的人物形象,同時表徵了堅韌的性格特質。 歷來研究者指出席氏這種強勁有力的粗黑線條,來自法國畫家畢費(Bernard Buffet, 1928-1999)的影響。然而,儘管同樣經歷過戰爭的動盪生活和戰後百廢待舉的社會,席氏以粗黑線條勾勒捕捉的,是人的韌性、無爭的質樸以及扎根鄉野土地中所散發的無窮生命光輝。 出處:朱珮儀,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