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風景

河水成為一面鏡子,映襯出現實的景物,同時也對照出創作者的心境。若說,席德進的風景是一種現實轉化後的幻象再現,在寫實與再現風景之間始終存在著來自創作者轉譯之後的表現語彙。席德進運用墨的韻律變化,以及筆的線條和皴擦效果,將河堤邊的自然光景,以象徵形式的物像再現出來。同時,藉由連續性的反覆刷筆動作,在河面上營造出如鏡像般的自然景色。河堤的墨黑,劃開真實與鏡像間的空間感,河面上虛實相應的倒影好似創作者的風景心境,將近乎真實的自然風景,代以幻象般的景象,使風景與人之間產生整體性的情感交流。席德進在扎實的墨黑與筆觸的運用中,展現出自然景物映射在其心象上的強烈情感狀態,並且將自身的感受與周遭所見的景物相互融合,以致形構出具有強烈個人意識的風景。在此件作品中,觀者當可從席德進的風景中感受到來自此一風景的空間感,以及空間感所形塑出的氛圍,經由這風景的層理,體察到整體風景的內涵。誠如法國當代藝術史學者卡特琳・古特(Catherine Grout)所言:「當作品把我們導引進入它的世界時,我們就不再只是一個單純面對一個物件的觀眾,我們已是其中的一部分。」 出處:陳美靜,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