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人物

一生不曾為藝術創作懈怠的席德進,於其藝術生涯中,擁有大量的素描作品,是他勤於磨練自己的積累成果。在省立技藝專科學校受教於留法回國的畫家龐薰琹(1906-1985),開始接觸西方藝術,升學後在國立藝專時,老師林風眠(1900-1991)啟蒙他對藝術新層面的探索與嚮往,其藝術路程漸進式地受西方畫風影響。席氏於1963至1966年轉赴遊歷歐洲各地,四年期間奮力於速寫風景與街上人物,培養他以「準快」的方式來完成作品。 此件《人物》作品中,席氏用以炭筆作為媒材,以速寫的方式勾勒出男子身穿有領的衣衫,外搭大領扣深色外套及長褲。男子側身三七步站立,左手插放在腰際,右手持著書本垂放在腿邊,面無表情若有似無地看著作者。席氏運用炭粉的塗抹,將人物因擺動的姿態,而產生衣物皺摺處的明暗之別,活躍的呈現,讓整體畫面富有立體感。 席氏從中學就開始正式接觸素描,有著兩位老師的啟蒙與引導,大量的素描作品更可見他所注入的心血。在歐洲四年期間,席氏接觸了各個流派,其中也運用法國畫家畢費(Bernard Buffet, 1928-1999)以單刀直入、強烈表現性的線條描繪人物,以及白、灰、黑的色調表現人的本質,席氏透過自己的觀察,經由繪畫進一步想探索人的心靈深處,進而滿足內心隱密窺探的慾望。 出處:李怡儒,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