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古物

素描作品《古物》以三座轎子為描繪對象。畫面中所描繪的轎子,上有屋蓋,坐駕四周密閉並留有窗口,屋蓋上繫有布幔,前後有竿子貫通,供抬轎人持拿。過去轎子在台灣也曾是代步工具之一,日治時期後,逐漸被人力車、汽車等交通器具取代。今日在台灣會使用到轎子的場合,多為宮廟舉行慶典的時節。 在國美館典藏的席德進作品中,也有一件以《轎》(登錄號08201149)為主題的素描畫作。其以墨線勾勒,骨架的部分幾乎是由連貫的線條所描繪,空間趨於平面化。此幅《古物》則以俐落、速寫式的線條,區隔轎子的構件,塑造它的立體感。兩者皆以轎子為主題,描繪的方式卻有所不同。席德進的靜物素描,大多以這兩種形式繪製,前者體現墨線的轉折,和靜物曲折的線條美;後者則近似西方素描或線稿,以細線的堆疊,準確地掌握物品的結構、色感及透視感;或也有融合這兩種繪畫方式的作品。可以從席德進的素描當中,觀察其如何運用西方素描,和中國書畫的手法,取得兩者的優點,加以融合、活用。 出處:陳乃慈,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