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屋/牆

1966年席德進遊歷歐美後返台,身處異國文化的刺激之下,驅使他思索自身文化傳統之根源,並從古建築、家具及傳統文物中,發掘出傳統中國文化之精髓,約在1960年代末他開始一批以古建築為題材的系列創作。此兩幅作品,主要描繪閩南式建築之局部,左方以閩式建築的房屋外部造型為對象,右方畫面則以此類傳統建築中,常見於門窗之格狀式樣與圖繪為關注焦點。 畫面中可見席德進試圖表現傳統建築造型。屋脊造型及民居細部的裝飾花卉,粗黑有力的線條與屋瓦、磚造所排列出的紋路,不僅流露出席氏對於街頭民居的細膩觀察,亦營造了充滿韻律變化的畫面構成。席德進曾撰文直言其對素描觀點:「有風格的素描,呈現作者的性格、思想與感情。畫現代畫,應以新的素描基礎配合;那就是單刀直入的手法,重線條,表現得強烈有力的素描。」觀此系列創作,體現了席氏素描之美以及其對傳統風土之嚮往。 出處:陳佳欣,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