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人物/人物

席德進自1966年返台後,1968年開始經常深入走訪台灣各遍鄉鎮,探尋古傳統文化之美,除了大自然的景色,在人文景致方面,如建築、家具、生活用品、戲曲戲偶等的描繪外,保有自然樸實模樣的鄉民們,也是席德進喜愛的描繪對象。除了油畫作品的「中國人系列」外,水墨作品也不少鄉人的身影,而素描作品則能表現出人們生活中各種自然的姿態。 畫面中有著赤裸上半身的男子、老婦人的側顏、一隻彎折抬起的腿、雙手插胸的老人,不同類型的人物肢體於畫面穿插展現。毛筆般的飛白筆觸,穿插其中來表現陰影、皺折等細微的輪廓,這種表現是這系列的鄉人速寫的特色,另外,近距離的人物視角,能夠展現畫家與鄉人親近的作畫樣態。 畫面中稍微斜側的取角表現出竹椅的立體感,盤坐於高腳竹椅凳上的婦人背對著觀者,長方椅凳與有機形的人體,產生兩種不同結構上的對比趣味。在筆法表現上,婦人的下半身以許多細微交錯的直線表現身形的弧度,重複的線條則勾勒上身衣著;長腳椅凳則以簡單幾筆橫直斜線搭構、延伸而上,穩固地承載著婦人。席德進將這般傳統人與物的自然共處,流露靜謐而祥和的氛圍表現出來。 出處:阮湘芸,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