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席氏認為,由直線與弧線的構成是純粹的美感。他曾說:「自然是瞬息萬變的,我們的感情變得也非常快,所以你要有一個神妙的手法,魔術似的技巧才能表現自然和感情。」他把握當下的動態以及內在的想法,憑直覺,不必有太多的考量,表現出最真實的景物。 席氏以印尼傳統甘美朗(Gamelan)音樂與舞蹈作為寫生的觀察。席氏吸取民間藝術的特色與精神,融入自己的風格,呈現純樸、簡練的特質。他藉由一系列的「舞」,表現舞者動作的連續性與時間感,以及律動感與生命的張力,捕捉到剎那的時間性。學者安德魯.路米斯(Andrew Loomis, 1892-1959)說:「素描,最重要的就是清楚表達。」席氏於1968年時,從書法的線條和筆勢,體認到中國文化的智慧結晶,他開始把西方機械式的線條,轉化成粗細、有節奏變化的線條,將簽字筆的素描以具黑色與韻律感的線條美感,表現出人物姿態天真、鮮活的特質。席氏認為,他的創作是為自己而畫的,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情感,他曾說:「自然地生存在自己的世界中。」因此,藝術家只要為自己的畫負責即可。 以直覺觀察自然,呈現藝術家當下真摯的情感與感受,展現具有原創性與創造力的創作,具有風格與個人性特質,畫作承載了藝術家的思想、感情與生活的敏銳度。 出處:彭康家,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