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於席德進畢生創作篇幅中占據的數量龐大,可追溯至其考取藝術專科學校,接連入龐薰琹(1906-1985)、林風眠(1900-1991)等人門下,修習學院式的素描技法,對於描繪外在事物具備一手精準快速之掌握力。來台後,其以為人繪製肖像作為維生之目的,也經常為熟識友人、藝術家、明星等特定人物作畫,更注重於捕捉對象的形體與性格。 此作《人像》中可見畫家對於人物面部輪廓的刻畫,其以清晰俐落的黑線帶出精確的眉目、鼻型、唇線等,再以擦抹炭粉的方式,鋪出暗部層次,尤其可見男子顴骨起伏,略為內收的面頰,與至下巴兩側微膨的肌膚紋理。畫面中男子具有恬靜的表情,並散發著青年神氣豐沛的狀態,如同呼應著席德進所言:「畫肖像,首先要具備良好的素描基礎。其次要對人的皮膚色彩有深刻的研究與敏銳的感受力。」並體現了席氏所認為:「好的肖像畫家能透徹你的心靈,抓住你的性格,表現你的習性,畫你隱藏著的不曾自覺的神情。」 出處:陳佳欣,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