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人物

席氏曾說:「描寫自然要注重本質和性格。」他強調,素描承載藝術家獨特的性格與個人情感,並非外在現象與形體的描繪、勾勒,更需投注藝術家的思想。 剛健有力的線條是他素描的重要特色。席氏在1950年代受到畢費(Bernard Buffet, 1928-1999)粗黑線條與幾何造形結構的影響,他的線條充滿運動感與速度感,並在形體的關節轉折處以銳利的線條勾勒。他曾說:「畫畫應該記得你看見那瞬間的即逝的現象…速寫是重要的。」他又說:「你身邊和眼前遇到有一個新鮮的對象使你發生興趣時,你切不可放走它,馬上把它捉住。」席氏為了捕捉活潑、動態感,且具有生命力的男性身體,他常常到東門游泳池畫速寫,藉由大量地練習,得到了剛健有力、簡潔,且精準的線條;褲子上隨性的線條,不顯得凌亂、紊亂之感,藉由線條地排列與堆疊,表現出明暗感與立體感。 席氏表示,畫畫要有「力量」,藉由線條的粗細排列與堆疊,使人物具有立體感。模特兒的站立姿勢,是席氏男性人物創作典型的動態,一手放入口袋中或是插著腰,另一隻手直立地放鬆,可窺見藝術家可以自在地將壓抑的情感投射在模特兒身上。 出處:彭康家,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