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古物

1966年席德進自歐美返台後,即展現他對於古建築、古物與古家具的興趣與著迷。他從古建築與傳統文物中,發掘蘊含於其中的傳統中國文化精髓,這些是他獲取創作養分的重要泉源之一。他走訪鄉野、城市,以創作、研究與蒐藏展開對民間藝術的探索。除了台灣,香港、澳門,甚至是韓國、日本,他都曾親身探訪,並透過畫筆,記錄與觀察這些東方傳統建築的特色。此幅《古物》,不同於席氏實地寫生的畫作,而是如圖示般,在同一畫面收集並繪製出中式園林的建築形制。在國美館館藏中,可發現四件題材與形式相似的畫作。席氏繪製出園林建築樣式,並附註寫上該園林名稱,分別為上海豫園、內園,以及蘇州獅子林。然而,席氏作此畫時其實未能親臨現場,而是根據書籍文本中的照片繪製。豫園是屬中國江南古典園林(內園位於豫園中),獅子林則為蘇州四大名園之一。席氏描繪兩者的特色景致,諸如:亭台樓閣、圍牆、漏窗與門洞的造型,呈現中式園林佈景上精細安排與多變設計的構成元素。席氏以此系列畫作展現其心之響往,及其民族與文化情感的連結。 出處:楊佳璇,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