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1960年代末,席德進在赴美考察、遊歷歐洲各國後,並未跟隨現代的潮流,而是對中國傳統文化與民間藝術再次全然的投入,可視為其創作生涯中的重要轉折點。此時的創作題材包含大量的民間文物、古街、古建築等,以傳統文化精髓為出發點的晚期創作風格。 此作採半側面視角來描繪板橋林家的五落大厝,席德進以簽字筆簡潔地勾勒出建築輪廓,少見其修改痕跡,特別以粗黑有力的線條凸顯建築馬背之氣勢,並以粗細有致而穩健的筆法點出山牆之裝飾細節,為此古建築的特殊造型繪下重點紀錄。席德進知悉古蹟即為歷史的鐵證,也認為「古代的神韻與那時代的精神,根本無法複製。」更強調:「它(古蹟)記錄了古人生活的歷程,敘述那時代人的思想,以及社會的結構型態,留給後人回顧,關照。鞭策我們不致迷失而誤入歧途,指出一個民族應把握的方向,一種屬於自己傳統的優越生活方式。」就如同呼應其作畫時所堅持:「我們只有回向歷代古屋去找回我們自己,古屋的面貌及是我們自己的面貌,古屋之魂,正是中華民族之魂。」可見他對傳統建築飽含的民族認同感,亦是此系列創作的核心精神。 出處:陳佳欣,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