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墨竹

竹,在水墨畫中有其深遠傳統,是文人用來練習筆墨趣味的題材,也是象徵君子高風亮節。綜觀席德進的畫竹作品,有較為接近傳統、凸顯竹葉與竹節者,也有如此作般強調竹葉飄動、竹身韌性之作。此幅畫中,竹身以簡練的線條一氣呵成,竹身的枝節,以點簡要表現。竹葉則有兩種筆觸,一為用筆按壓,另則以線條豪派撇下,兩者皆未追求竹枝與竹葉的寫實關係,以寫意代寫實,帶出力道及被風吹動的姿態,與彎曲內凹的竹身相映成趣。 線條是席德進創作的核心,他以長而流暢線條構成的竹竿,柔韌有彈性,與其對毛筆的觀點相呼應:「毛筆構成了國畫以線條表現為主的畫風。各種變化多端的線條,是中國畫特色之一。線條的粗細,動靜,疾遲,展露出線條的個性。」。 另一幅為結花苞的樹枝,相較畫竹強調流暢均勻的線條,此幅多筆線條明顯交疊,是樹枝凹凸不平的表面,乾溼用色表粗糙肌理,下方濃淡沒骨花朵,與上方線條勾勒的花苞相平衡。從兩幅描繪對象不同的作品,可以觀察到席氏對水墨用筆、用色等各方面的練習。 出處:林芳多,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