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此作是由三處葉子叢聚的區塊組成畫面的布局,其中兩個枝幹姿態挺立稍往左斜,另一個則由畫面右下角的枝幹中往左側出,在掠過另一處葉叢集中處的上方後,直往畫面左上角而去。畫中的葉子蒂頭相近,葉片呈現往下放射狀的分布,於葉與葉之間並叉出一枝帶著花苞或果實的枝枒,在三個枝幹所圍成的空白區域中,還倒掛著數顆看來也像是果實或花苞的卵狀物體。或許,我們可以不再拘泥於探究畫中所描繪的植物名稱,因為在席德進心中,他曾說:「我堅持直接面對自然作畫」。席氏重視寫生,他強調透過自己親眼的觀察,並敞開心靈,去承受眼前的平凡,從平凡中發現神奇。席德進又說:「素描訓練,是要求眼到、心到、手到。我們的心靈與眼睛隨時在變,因此我們的技巧也得隨時跟上去。」由此可見得素描在其心中的重要性。在此作中,線條的筆觸,像是在行筆之間偶而抬起頭來,再次觀察物形所造成的停頓。席德進強調要面對真實的山水、花鳥來起步、來創作,這樣才能逃開前人的束縛,展現自我的天地。因此,他眼前所見的風景、身邊的花鳥與器物等,皆是他入畫的題材。 出處:蘇珉萱,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