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素描技法在西方早期乃用來繪製油畫的草稿圖或習作,然而,席德進認為,素描的即興性質強、表現畫家的直覺性,許多現代畫家們的素描,已不再是初稿的性質,而是獨立的繪畫了。在席氏各類作品中,素描占了二分之一以上,素描作品中對動植物的描繪多屬小品。以花卉為題材的作品主要具備日常觀賞性,如:蘭花、水仙、海棠、牽牛花、聖誕紅等。席氏多以直觀的方式表現植物的形式與神韻,俐落地呈現「物」的特徵。植物的種類說明了席氏對於生活環境中植物的關注。 作品《花》實為石蒜科文殊蘭的花特寫,席氏省略了長而線形的葉。文珠蘭為大型多年生球根草本植物,為海岸、公園廣泛可見的園藝植栽,開花時相當醒目。畫家細而流暢的線條帶出飄逸感,畫面呈現了幾項構成花的重要特徵:苞片、花苞、花瓣、雄蕊及雌蕊。畫面視覺焦點為兩朵全開的花與二至三朵長橢圓形待開花苞。花全開時可見其六片狹長的花瓣,席氏對輪廓線的掌握展現了花瓣薄而柔細的特質;此外,雄蕊由細長的花絲及其頂端棍棒狀的花藥組成,雌蕊為線條最細長者,而以明確的雙粗線表現出花藥的造型及重量感,文珠蘭開花通常是十幾至二十幾朵,雄蕊六枚。畫家雖然僅擇重要特徵表現,但仍可見其精準的觀察。 出處:陳千智,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